• <abbr id="qkc2q"></abbr>
    <ul id="qkc2q"></ul>
    <strike id="qkc2q"></strike>
    <tfoot id="qkc2q"></tfoot>
  • <ul id="qkc2q"><sup id="qkc2q"></sup></ul><ul id="qkc2q"></ul>

    浙江省標準化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2007-11-04
    分享到:

     浙江省標準化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標準化管理,促進技術進步,確保產品、服務、建設工程質量,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標準的制定、實施和監督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標準化工作的領導。標準化工作應當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標準化工作所需經費,應當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四條 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省的標準化工作,市、縣、區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標準化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管理本部門、本行業的標準化工作。

    行業協會、同業公會按照法律、法規和章程的規定,開展行業標準化工作。

    第五條 鼓勵研制和采用先進標準。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積極措施,有計劃地引導和推動生產經營者研制和采用先進標準,并在科技投入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支持生產經營者研制和采用先進標準;對研制和采用先進標準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的,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本條例所稱先進標準,是指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與國際標準相銜接,接近或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標準。

    先進標準的評審和鼓勵辦法,由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六條 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以及行業協會、同業公會應當加強對生產經營者標準化工作的指導、培訓和服務,幫助生產經營者提高企業標準化水平。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以及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加強標準化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普及標準化知識,提高全社會標準化法律意識。

    第二章 地方標準的制定

    第八條 對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而又需要在本省范圍內統一的工業、農業(含林業、畜牧業、漁業,下同)、服務、工程建設等技術要求,或者需要在本省一定范圍內統一的農業生產技術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標準。

    第九條 制定地方標準,應當從本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規定的原則,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鼓勵、支持生產經營者、行業協會、同業公會參與地方標準的制定活動。

    第十條 地方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

    下列地方標準是強制性標準:

    (一)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

    (二)環境保護、食品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執行的標準。

    其他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準。

    第十一條 制定地方標準的項目建議,一般由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提出;制定有關農業生產技術地方標準的項目建議,可以由市、縣、區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業、林業、漁業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制定地方標準的項目后,應當編制地方標準制定計劃,組織實施,地方標準制定計劃應當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地方標準一般由提出項目建議的單位負責組織起草;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也可以直接組織起草。

    起草地方標準,應當充分聽取用戶、消費者、生產經營者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學術團體的意見;強制性地方標準草案應當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

    第十三條 地方標準草案的技術審查工作,起草單位應當委托技術歸口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進行;沒有相應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起草單位應當組織生產、使用、經銷、科研、學術團體等有關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消費者代表進行審查。

    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設置規劃,由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十四條 地方標準由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審批、編號和發布;有關農業生產技術的地方標準,可以由市、縣、區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農業、林業、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報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編號、發布。

    第十五條 地方標準發布后,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國家規定報送備案。強制性地方標準應當在發布后三十日內公告。

    地方標準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地需要適時進行復審。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三年。

    第十六條 法律對環境保護、食品衛生等地方標準的制定有特別規定的,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



    第三章 標準的實施與監督

    第十七條 從事生產、經營、服務、工程建設等活動的生產經營者,必須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和明示采用的標準。

    推薦性標準,鼓勵生產經營者自愿采用。

    第十八條 產品應當有產品標準。不采用推薦性產品標準或者沒有相應的推薦性產品標準的,產品生產者應當制定企業產品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禁止無標準生產。

    產品生產者制定的企業產品標準,應當完整、正確地反映產品特征、特性指標和檢驗、試驗方法;有相應的推薦性標準的,其主要技術項目的設置應當與推薦標準一致。

    第十九條 產品生產者應當嚴格按照所執行的產品標準組織生產。

    受產品使用者委托加工、定作的產品,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的技術要求或者樣品實物標準執行;有強制性標準的,必須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第二十條 產品生產者執行的產品標準應當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報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產品生產者申報的備案材料符合備案規定的,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即予備案,并將備案材料備份轉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發現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違反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重新備案,并通知有關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一條 產品生產者應當在產品或者說明書、包裝物上標注所執行的標準代號、編號和名稱。

    標識的標注應當符合國家、省的標識標準要求和標識標注規定。

    第二十二條 產品生產者應當嚴格按照所執行的產品標準進行產品質量檢驗,保證產品質量和產品標準相符。

    產品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產品合格證。

    第二十三條 生產國家實行安全認證管理的產品,產品生產者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安全認證證書,保證產品質量達到安全認證標準,并在產品或者說明書、包裝物上標注安全認證標志。

    第二十四條 禁止銷售下列產品:

    (一)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

    (二)不符合國家安全認證管理規定的產品;

    (三)不符合強制性標識標準和標識標注規定的產品。

    第二十五條 采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生產的產品,產品生產者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產品合格認證,使用產品合格認證標志。

    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生產的產品,產品生產者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使用采標標志。

    政府采購應當優先采購獲準使用產品合格認證標志、采標標志和采用先進標準生產的產品。

    第二十六條 申請列入省重點產品目錄、省重點新產品開發計劃、授予科學技術進步獎勵的產品,有國外先進標準或者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國際標準的,產品生產者應當產用國外先進標準或者國際標準。

    第二十七條 產品生產者可以按照自愿原則,聯合制定統一的企業產品標準和聯合組建企業產品檢驗機構;行業協會、同業公會也可以按照自愿原則,組織產品生產者聯合制定統一的企業產品標準和聯合組建企業產品檢驗機構。

    統一的企業產品標準和聯合組建的企業產品檢驗機構由產品生產者自愿采用和送檢。禁止強制或者以其他方法變相強制。

    第二十八條 市、縣、區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林業、漁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發展農業生產的需要,積極開展農業綜合標準化工作。對尚未制定標準的農業生產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農業標準規范,由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編號、發布、在本行政區域內推薦執行。

    各類農業示范園區、農業企業應當按照農業標準、農業標準規范組織生產。

    鼓勵農民按照農業標準、農業標準規范進行農業生產。

    第二十九條 從事交通運輸、旅游、娛樂、餐飲等經營性服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標準提供服務。沒有相應的服務標準的,行業協會、同業公會按照自愿原則,組織經營者聯合制定本行業的服務標準,作為提供服務的質量依據。

    禁止使用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第三十條 從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標準,保證工程質量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要求。

    禁止使用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工程建筑材料。

    第三十一條 公共場所和公用設施應當設置必要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禁止使用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第三十二條 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標準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本部門、本行業的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三條 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不符合強制性標準、強制性標識標準和標識標注規定、國家安全認證管理規定的產品,經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采取封存、扣押措施。

    第三十四條 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標準化監督檢查,應當有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并主動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對在監督檢查中涉及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一千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下或者一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制定企業產品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的;

    (二)按照未經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組織生產的;

    (三)產品標識不符合強制性標識標準和標識標注規定的。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權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下或者一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一)生產、銷售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

    (二)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安全認證管理規定的產品的。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生產、經營、服務、工程建設等過程中違反強制性標準的,由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一千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設置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由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按照規定權限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給予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的;

    (二)發現企業產品標準違反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不依法處理的;

    (三)發現無標準生產的行為不依法處理的;

    (四)發現違反強制性標準、強制性標識標準和標識標注規定、國家安全認證管理規定的行為不依法處理的;

    (五)其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等違法行為。

    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條例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省人民政府1994年12月19日發布的《浙江省標準化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日韩高清av在线|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99视频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男人扒开女人下添高潮日韩视频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